找到相关内容452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玄奘法师对律宗之影响

    他的勤备求学,所谓“转益多师是汝师”,[2]最终在贞观十九年饱参而归。回国后的玄奘,把生命绝大部分奉献给了译经事业,没有再多的时间著书立说。但法师在译经之时,一般是边译边讲解,并且每天也会留些时间解答...

    照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61873472.html
  • 佛教信仰及其认同模式

    宗教信徒的交往,并且指出,这种宗教交往能够建构一种虔诚和神圣的社会现实,它们能够生产和再生产类似于经验、传统、神圣、超验存在、奉献、启蒙和转变这些现象及其社会意义 。哈贝玛斯也曾经认为,“上帝的观念被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教信仰及其认同模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12373840.html
  • 心灵环保与社会和谐

    心念和由此而来的善恶行为。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、积极性,倡导敢于负责、直下承当的主人翁意识。佛教虽然不反对偏重于个人心灵的改造和净化,但是,更提倡和鼓励“立足社会,服务大众”的奉献精神。因为只专注个人...

    觉 醒

    |心灵环保与社会和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1773881.html
  • 弘扬佛教优良传统 共创和谐新世界

    形成的优良传统,有着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质量,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教导我们要学会净化心灵、自他不二、慈悲无我、感恩报恩、包容和尊重异己,建立平等无我之心。这些优良传统指引着我们为社会和谐、世界和平奉献着力...

    李玉玲

    |弘扬佛教优良传统|共创和谐新世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3873892.html
  • 宗萨亲波切著:造作与无常(2)

    全心奉献给完全无法逻辑解释的东西。信仰、怀疑论以及所有和合的环境一样,都是无常的。  不管你对自己的宗教、或对自己不信仰宗教感受到自豪,信仰在你的生活中都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。甚至“不信”也需要信仰,对...现在会坐在他歌唱的上师面前,泪水决堤般流下,全身全心奉献给完全无法逻辑解释的东西。信仰、怀疑论以及所有和合的环境一样,都是无常的。  不管你对自己的宗教、或对自己不信仰宗教感受到自豪,信仰在你的生活中都...

    宗萨亲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93874339.html
  • 陕西慈善寺石窟第2窟的佛像构成再考察

    欲食,空里微零,复雨银屑天花。舍人崔君德令盛奉献”[41]。  《隋书·列传第三四·王劭传》记载:  “仁寿中,文献皇后崩,劭复上言曰:‘佛说人应生天上,及上品上生无量寿国之时,天佛放大光明,以香花伎乐...

    白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015574434.html
  • 法云法师:追寻的梦

    奋发和奉献的悲壮,读懂了一种明净澄洁的崇高意境。   他眼中闪现出颖悟的光辉,刹那间有了一番新的感知,我又何必再过分的希冀,让心中的女神永恒吧!   曾几何时,那渴望光明与纯净的愿望又开始在他那打满...

    法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2774701.html
  • 俗化的慧命与佛化的生命——仓央嘉措不凡的生平与隽永的“情诗”抒怀

    的玫瑰”——虔诚的佛教信徒“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”,蜕化了信仰。这首诗歌,突出显示了一位俗化的慧命与佛化的生命高度融会的、担当与奉献完美结合的高僧活佛的伟岸形象,抒发了他无法抑制的“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“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5174923.html
  • 静波法师讲述如何学佛

    这样做,至少我现在理解了佛陀,为什么?因为他已经证得了‘无我’了,他觉得我并不实在,我可以奉献,可以牺牲。 释迦牟尼在因地的时候,他遇到一个夜叉来考验他,夜叉在那里面说了一句佛法: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2875517.html
  • 【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】浅释--净慧法师(末法众生必读之一)

    一步退两步、三步,有的一退几千年。所以,声闻、缘觉发不了菩提心,关键是因为遇到自身困难,如吃苦奉献不讨好,再加上自身的烦恼,为什么遇到困难就退转,因为没有到达彼岸的智慧。佛家讲,包括六地前的菩萨,在转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3376375.html